一周不洗脸皮肤竟然变好了!?

乐鱼官方体育

乐鱼官方体育
乐鱼官方体育

一周不洗脸皮肤竟然变好了!?

时间: 2024-06-24 19:50:12 |   作者: 乐鱼官方体育


  英国一位名叫 Eric 的女作家,在 30 岁生日几天后,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她打算一个月不使用洁面产品,仅用水和毛巾进行面部清洁。

  Eric 太想知道,停下令人疲惫的复杂清洁流程,皮肤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。

  结果令人意外:从照片上看,坚持 31 天不用任何洁面产品后,Eric 的皮肤居然变得更健康且白皙。

  也不了解是否是凡尔赛,Eric 还补充说,「我的肤色有生以来第一次变得均匀。」

  一天洗脸几次、是否一定要用洗面奶,没固定的说法,应该要依据自己的肤质来判断。

  比如敏感肌、干性皮肤,就能够大大减少洗脸次数,或只用清水洗脸,减少刺激,由此减少皮脂膜的破坏。

 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一些意外解锁了「不洗脸」的人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——「变懒了,皮肤却变好了」。

  从去年开始,慢慢的变多的人开始在护肤上「偷懒」,逐步简化护肤的流程、减少护肤产品,或者选择功效更单一的护肤品,以减轻皮肤的负担。

  前两年,社会化媒体上流行的可是与「精简护肤」截然相反的「沉浸式精致护肤」。

  下班回到家,从卸妆开始晚间繁复的沉浸式护肤仪式,再用洗面奶洁面,继而拿出一碗泥膜,用瓷制的小勺子,轻轻敲打出三下清脆的声响。

  接下来通常是往脸上喷几下水雾,拆出一张面膜敷上;这之后,又要针对性地使用眼膜、唇膜。

  待到一切结束,再叠加使用 2 种以上的精华,一个为美白,一个为抗老,多数还要用美容仪或刮板,提拉一下面部。

  按照博主的护肤步骤细细算来,脸上要涂抹 10 来个产品,每日要花上 1 到 2 个小时。类似的视频数据斐然,底下往往也是各种要各项产品链接的留言,大家也是真心被种了草。

  与此同时,护肤品行业内也是出名的卷,追求下药猛,起效快。各种护肤理念和功效花样百出,今天要美白、淡斑,明天要刷酸,后天又是早 C 晚 A,抗老、抗衰、抗氧化。

  购物节上,护肤品销量年年新高;25 岁之后的女孩,也被社会化媒体教育,做慢慢的变多的护肤工作。

  复杂的护肤流程,叠加的护肤功效,反而对皮肤产生了 1+1+11 效果。

  相熟的皮肤科医生称,这两年每每有新的护肤概念,不久后就会有患者来看诊,多是因为对功效性护肤品不耐受导致。

  久而久之,就算钱包还能支撑买买买,皮肤先卷不动了。一部分人率先出坑,从极繁的护肤流程中解脱出来,拥抱精简护肤的新潮流。

  去年开始,在以种草闻名的平台上,精简护肤的分享逐步兴起,和开箱内容一样受欢迎。

  精简护肤的笔记底下,有不少人附议,自打在护肤这件事上变得「敷衍」,减少了复杂的护肤流程,皮肤状态反而更好了。

  身边的朋友也说,前阵子的双 11 没买什么新奇的护肤品,连 200 - 30 的优惠券都没用上。

  镜柜里还有不少前两年开了没用完的护肤品和送的小样,但摆在桌上用的,翻来覆去就是两三瓶水乳、精华和面霜。

  对比某主要购物平台护肤品类的销量,相较于 2022 年的双 11 购物节,2023 年整体下降约 16.69%。

  其中「精致化护理产品」板块下降尤为快速,超过了 20%,更多人开始回归通用型的经典护肤产品。

  有人调侃说,前两年急急忙忙「早 C 晚 A」、把皮肤折腾敏感的人,今年都开始认真做修复了。

  为什么有些人用了更少的护肤品,皮肤状态非但没有很大的跌落,反而还变得更好了?

  这也是为什么,掌握更多护肤资源的明星,在高清生图里也会长痘、卡粉。而那些从小皮肤好到老的人,很可能也有个皮肤光滑细嫩的爸妈。

  皮肤屏障功能完好的普通人,护肤本就不需要那么花哨,做好 「3+1」就可以了。

  「1 」指有明确的目的性地「提升」:一个阶段内,根据目标,针对性解决 1 个皮肤问题,如祛痘、淡斑等。

  前两年流行的精致护肤,不仅把 3 变成 456,还要在「1」上拼命使劲,换成分、换产品、叠功效,皮肤除了要应对外界的伤害,还要加班加点,抵御护肤品带来压力,应接不暇。

  功效性成分往往还带有刺激性(例如酸类、VC、A 醇等),在没有建立耐受的情况下高频使用,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叠加,必然会造成皮肤损伤。

  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,有保护、防御外界功能。它很薄很脆弱,但也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。

  当我们停止过度清洁、叠加使用功效型的成分,恢复到基础的清洁、保湿、防晒,皮肤也松开了一口气,自然而然就更健康了。

  基因之外,如果将影响皮肤好坏的后天因素进行排序,大致是这样的:基础护肤>生活方式>医美>功效护肤。

  相比精致护肤,给皮肤做减法,有优先级地去处理皮肤问题,打好基础,是更值得普通人实践的护肤方式。

  ③ 洗脸时动作要轻柔,温度不要过高,40°C 以下较为合适,洗脸的时间也不要太长。

  ① 根据肤质、季节更换保湿产品。如果皮肤比较干燥,就用面霜;肤质湿润的,能够正常的使用水乳。

  ② 日常通勤,不用选择防晒指数太高的产品,防晒指数太高反而会有不好的体验,甚至有新的问题。

  医美的效果虽大于功效产品,但不如护肤品方便。因此皮肤科医生更推荐,做好以上的基础护肤,有小问题时针对性使用功效性产品,出现瓶颈期再考虑医美。

  日常做好基础护肤,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医美,是更利于皮肤健康、也更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
  目前虽没明确的研究,将生活方式和其他影响皮肤状态的因素做对比,但还是建议清淡饮食,减少糖分,规律睡眠。

  如果皮肤问题已上升到疾病状态,单靠护肤品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了,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。

  如果皮肤在使用功效型护肤品一段时间后,仍没有改善,甚至更糟糕了,出现了烂脸等问题,就不要再考虑通过更换护肤品解决,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。

  许多人的过度护肤,是从容貌焦虑开始的,试图用功效型的护肤品,延缓第一道皱纹来临的时间。抗老的年龄营销,从 30 多岁一路降到了 25 岁,甚至 20 出头就要开始做准备。

  但随着年龄渐长,女性对「美」的定义开始变得更饱满,不再向过去那样在意额头上突然冒出来的一颗痘痘、眼角的一条细纹。毕竟,女明星也会卡粉、长皱纹,但也不影响她们的风情与美丽。

  从精致护肤到精简护肤,除了对护肤品祛魅之外,也有许多 30+ 女性历尽千帆之后的之后的从容:

  该见的世面都见过了,该用的产品也都尝试了,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,护肤这件事,也不必搞得那么复杂。